双相不锈钢的发展历史和分类
文章出处:上海宝屿 人气:发表时间:2017-04-08 13:59
1、发展历史:
双相不锈钢从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诞生以来,已经发展到第三代。它的主要特点是屈服强度可达400-550MPa,是普通不锈钢的2倍,因此可以节约用材,降低设备制造成本。在抗腐蚀方面,特别是介质环境比较恶劣(如海水,氯离子含量较高)的条件下,双相不锈钢的抗点蚀、缝隙腐蚀、应力腐蚀及腐蚀疲劳性能明显优于普通的奥氏体不锈钢,可以与高合金奥氏体不锈钢媲美。
双相不锈钢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与铁素体不锈钢及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它既不像铁素体不锈钢的焊接热影响区,由于晶粒严重粗化而使塑韧性大幅降低,也不像奥氏体不锈钢那样,对焊接热裂纹比较敏感。
双相不锈钢由于其特殊的优点,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设备、海水与废水处理设备、输油输气管线、造纸机械等工业领域,近年来也被研究用于桥梁承重结构领域,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2、分类:
双相不锈钢根据PRE值高低的分类:
PRE(即钢中Cr%+3.3×(Mo+1/2W)%+16×N%)值。[1]
(1)、低合金型双相钢: 代表牌号:UNS S32304 (23Cr-4Ni-0.1N),钢中不含钼,耐点蚀当量,PRE值为24-25,在耐应力腐蚀方面可代替AISI304(0Cr18Ni9)或316L(00Cr17Ni12Mo2)使用。
(2)、中合金型双相钢: 代表牌号:UNS S31803 (22Cr-5Ni-3Mo-0.15N),PRE值为32-33,它的耐蚀性能介于AISI316L(00Cr17Ni12Mo2)和6%Mo+N奥氏体不锈钢之间。
(3)、高合金型双相钢: 这类双相不锈钢含铬高达25%,在双相不锈钢系列中出现最早,如美国的329,随后各主要工业国家都有发展,牌号也较多,应用也很广泛。早期发展的有低碳不含钼的Cr25Ni5型双相钢,如IN-744(0Cr26Ni6Ti),2323(0Cr26Ni5)等,随后各国发展了一批1%~3%Mo的高铬双相不锈钢,提高了钢的耐蚀性,扩大了使用范围,并先后纳入标准,如329J1(0Cr25Ni5Mo2),DIN1.4582(0Cr25Ni7Mo1.5)等,但是焊后因近焊缝区的铁素体数量增多,甚至可能成为单相组织恶化了钢的性能,从而限制使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发展了两相比例更加适宜的超低碳含氮双相不锈钢,除钼以外,有的牌号还加入了铜、钨等进一步提高耐腐蚀性的元素。如NTK R-4(00Cr25Ni5Mo2N),DP3(00Cr25Ni7Mo3WCuN)等。
(4)、超级双相钢: 是指PREN>40,含25%Cr和高钼(>3.5%),高氮(0.22%~0.30%)的双相钢,主要牌号有UNS S32550(UR52N+)、S32750(SAF 2507)和S32760(Zeron 100),分别是法国CLI、瑞典SANDVIK和英国MATER+PLATT等公司开发的,它们的变形材约在1990和1991年先后问世,近年走入市场。这三种钢的成分是相近的,区别在于钨和铜的含量不同。
我国新标准GB/T 20878-2007《不锈钢和耐热钢 牌号及化学成分》中加入了许多双相不锈钢牌号。如:14Cr18Ni11Si4AlTi、022Cr19Ni5Mo3Si2N、12Cr21Ni5Ti等。更多的牌号见标准。
另外:著名的2205双相钢相当于我国的022Cr23Ni5Mo3N.。
此文关键词:双相,不锈钢,的,发展历史,和,分类,、,